方法和步骤:每吨水加入磷酸三钠2-3kg和氢氧化钠2-4kg。
①在无压力下将药溶化为20%的溶液送入汽包内。
②加热升温打开空气阀或安全阀。
③调整燃烧,维持在75%工作压力下煮6-12h。
④减弱燃烧,降压至0.1Mpa全面排污一次保持水位。
⑤再加强燃烧,压力升至50%,工作压力6-20h。
⑥再减弱燃烧,并再次全面排污一次(保持水位)。
⑦将压力升至75%工作压力,维持5-10%蒸发量6-20h。
⑧煮炉期间,水位应保持在最高水位,每隔3-4h应进行水质化验,煮炉时间一般为1-3天。
注意事项:
①不允许将固体药品直接加入锅内,配制成加药应戴好防护用品,注意操作安全。
②在煮炉过程中应随时检查锅炉各部分是否渗漏。受热后是否膨胀,煮炉后,应对汽包集箱和所有炉管进行检查,如不清洁需第二次煮炉
③煮炉点火升压,应执行运行操作各项规定顺序。
④内部水垢清除后,应先涂锅炉漆,再将汽水分离器,给水分配槽,表面排污等全部装好,封闭人孔、手孔等。
冲洗水位表按考克的位置(下部放水、中部水考克、上部汽考克)可归纳成下中中来上上下七个字。
升压过程中应做好以下工作,省煤器再循环阀开空气阀,开待汽包内空气排尽后冒出蒸汽时再关闭,检查各连接处有无泄漏和松动。
操作程序:
①压力升到0.05~0.1Mpa时冲洗水位表。
②压力升到0.1~0.15Mpa时应冲洗压力表弯管。
③压力升到0.2Mpa时检查拧紧各螺丝(热紧)。
④压力升到0.2~0.39Mpa时试验给水设备及全面排污。
⑤压力升到工作压力2/3时,可进行暖管工作。
⑥压力升到工作压力后调整安全阀。
⑦汽压升到工作压力时应再次冲洗水位计。
注意事项:
①监视压力和调整燃烧。
②监视水位变化。
③注意受热面的膨胀。
④冲洗水位要缓慢,脸不要正对玻璃管。
⑤冲洗压力表时应先验看压力,冲洗完再验看是否相符。
⑥调整安全阀应戴好防护用品,并有专人监视水位。
并炉的条件是:燃烧稳定,保持低水位,蒸汽品质合格。压力低于运行炉0.05~0.1Mpa方可并炉。
运行调整主要有:水位、汽压、汽温、风量、吹灰、排污等。
①水位的调节:在正常运行中应保持水位在水位表正常水位线处有轻微波动,进水要做到均衡,勤给水,量少。
②汽压调节:运行时,保持汽压稳定且不能超过最高允许工作压力。
③风量调节:锅炉正常运行中,一般应维持20~30pa的炉膛负压。
新装的锅炉墙石灰缝内含有大量的水份,需要使其干燥硬化,如未经烘炉干燥而直接投入使用则在炉膛温度迅速提高的情况下,炉墙及拱的外层温度较低,灰浆未干还没有足够的强度和粘结力,必将形变产生裂缝,甚至塌落,因此投运前必需进行烘炉。
煮炉的目的是为了清除锅炉在制造、运输、安装时带入锅内的杂质、油污和铁锈这些脏物的存在,不但会堵塞水管,使蒸汽品质恶化,并会使传热变坏,受热而易过热烧坏,因此必须通过煮炉把它清除。
锅炉正常燃烧包括均匀供给燃料,合理送风和调整燃烧三个基本内容。
内容及指标:
①维持较高的炉膛温度约1100~1300℃。
②保持适当的二氧化碳含量约12%左右。
③保持适量过剩空气系数,约1.2~1.4。
④降低灰渣可燃物含量约10%左右。
⑤降低锅炉排烟温度约160℃以下。
⑥提高锅炉热效率约80%以上。
锅炉燃烧调节的注意事项
①燃料量与空气量要相配合适并充分混合接触。
②炉膛应尽量保持一定高温。
③火焰在炉内合理均布。
④不能骤然增加或减少燃料量。
⑤防止不必要的空气入炉内,减少热损失。
⑥防止出现燃烧不均匀和避免结焦。
⑦防止燃烧气体外泄,以免烧坏绝热材料及保温材料。
⑧根据排烟温度,氧及CO2的含量及通风量等,努力调整好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