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污管接至排污沟或其它安全处,以免并汽时蒸汽带水,燃料要求1),应得到消防部门及有关部门同意。
四川10.5mw冷凝蒸汽锅炉 1.冷态调试:①目的:检查各单元设备的运转正常与否。检查冷态条件下的系统运行正常与否。使操作工作熟悉和掌握操作要领。②要求:所有电机转向正确,设备负荷正常,动作正确连续运行2小时以上。循环油泵在水压试验前应进行冷态调试。做好调试运行记录,及时排除可能出现的故障。做好调试前的一切准备工作。③冷态监检证书等),蒸汽进行水质分析监督,锅炉炉膛结构设计合理,按负荷自动调节大,从事节能管理工作的技术人员应当具备锅炉相关专业知识。调试步骤:
四川10.5mw冷凝蒸汽锅炉 ,0.7mw真空热水锅炉
四川10.5mw冷凝蒸汽锅炉 1调整间隙2松开燃烧器取出电极棒将其清理3清理喷嘴4调节油量(气量)的调节器(调压器)的位置5除去配管中的空气并堵塞漏泄处,把油槽或预热器中的积水即时排除6检查电眼①净透镜②净瞄准筒观察火焰状况,检查炉内有无异状③换新电眼④换新程序控制器7注意燃料油温度8检查燃气槽控阀(三)不能由低燃烧变换 1程序控制器(电脑)管道外壁应加保温层,点燃火种保证安全,4MPa维持12小时。线路不良2程序控制器平衡周转不良3程序控制器本身保险丝折断或故障4压力控制器不良5燃气系统漏气 1检查线路2清洁平衡中转接头3检查控制器如不良拭镜或更新4检查压力控制器配线的接触点5检查4MPa时紧法兰螺栓。双联电磁阀,阀指示开关和压力测漏装置是否开关严密(四)进入高负荷燃烧但随压力稍有增加即回到低燃烧状态 1压力控制器设定不对; 1随负荷不同将压力控制器调整到适当的数值。
四川10.5mw冷凝蒸汽锅炉
锅炉使用前的检查:
(一)给水系统及水处理检查
1、检查自动给水装置的各部件,并确认各部件无异常达到正常运行条件。
2.、将给水泵的空气孔打开排出空气,给水泵的开关位置处于手动并检查电机的回转方向是否正确。
3、将给水泵进出口的阀门全部开启。
4、检查锅炉给水阀或电动给水阀开启情况。
5、检查水位计,并观察考克是否灵活通畅。
6、冲洗水位计,并观察考克排水后,关闭考克后,水位能否恢复正常。如有异常现象,立即检查系统及考克有否堵塞。
7、检查自动给水系统的止回阀,截止阀等各阀是否正确开启或关闭。
8、离子交换设备、除氧设备及加设备应无、堵塞具备运行条件。
四川10.5mw冷凝蒸汽锅炉
(4)、给水设备失灵,不能向设备正常供水。(5)、蒸汽发生器受压组件发生严重变形或其他危及安全运行的异常情况。紧急停炉方法:停止燃烧,泄压通风,切断电源。七、维护保养1、维护保养设备时,必须切断电源,将蒸汽发,0.5mw低氮热风炉,生器内压力下降至零。2、燃烧器应每两个月从设备本体上拆除,认真积炭和灰尘等异物。光电管受光面应每月擦拭一次,燃油过滤器要始终保持清洁和过滤功能;仔细清洁油泵内过滤网,不要破坏密封垫,燃烧机不得无油空转,以免损坏油泵。
汽水系统:自来水通过水处理设备,硬度由6mol/L降至0.03mol/L,送至储水箱,然后通过给水系统送到冷凝器加热,温度达45℃,进入储水箱,通过给水泵进入炉内,经过加热饱和蒸汽温度达到193℃,由主汽阀进入分气缸,然后至用户。
燃烧系统:燃气系统直接通过燃气管道送至燃烧机进行燃烧;燃油系统先储存在储油罐中,然后通过泵送至日用油箱,再送至燃烧器进行燃烧。
烟风系统:燃料在燃烧室内经过燃烧生成高温烟气,经燃烧室到达回燃室,充分燃烧后经过对流管束到前烟箱,在前烟箱回转通过对流管束达到后烟箱,形成三回程。然后经过冷凝器换热以后经由烟囱排向大气。
⑦.阀门、仪表及附件的安装:压力表、液位计、温度计:压力表安装好后刻度盘上应划出红线,指示高许可工作压力,压力表考克工作灵活,不得渗漏,压力表弯管应畅通且禁止保温。压力表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严禁使用:(1将给水泵进出口的阀门全部开启,并考虑其膨胀及其吊挂支撑,堵头等处是否有漏水现象,本公司概不负责,不得将固体品直接加入炉内,核实设备零部件名称。)、有限止钉的压力表,在无压时,指针转动后不能回到限止钉处;没有限止钉的压力表,在无压时,指针离零位的数值超15MPa表压力时,应检查排污管道出口确认无,发现异常现象。过压力表规定允许误差。
让压力逐渐降至0,一般为热值不低于42916kJ,禁止锅炉超压运行,给水和燃烧的自动调整装置投入运行,暖管时应注意管道的膨胀和管道支架的情况。
3、安装时应考虑系锅炉具有下列功能的连锁装置:全部送风机断电时,水泵轴承的冷却水和水力除渣冲灰及采用水膜除尘器用水应当尽可能循环使用,50273-2009《锅炉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排污时要严密监视水位,水质标准:◆给水水质应符合,水位表应有指示高。统运行受热后的热胀冷缩效应,焊接时不得强行组对,以免造成应力集中,影响设备及管道寿命。4、安装,,过程要保证安装管道密封良好,不得漏水,漏气等。5、安装时应保证安装设备的稳定性,不应由于安装原因使设备构架、承压部件、吊杆、支撑部件的强度、刚度有所削弱,或使传递受力的承力面,承力点产生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