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面上有关智慧电厂的建设方法众说纷纭,各类方案层出不穷,但多绕不开新技术的利用,如大数据、机器人;有些是噱头,有些却能够起到切实效果,时间和市场会给出最终的智慧电厂升级方向。安全作为电厂乃至所有领域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备受瞩目,智慧安全建设就这样站在了智慧电厂这个舞台的C位。
谈到电厂锅炉问题的时候,就不得不提到四管(过热器、再热器、省煤器、水冷壁)问题。针对四管的防磨防爆工作,是锅炉安全生产的保障之一。传统的电厂在做锅炉检修与防磨防爆预防管理时,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其实并不是主观因素造成的,而是由工具引起的客观因素造成的。
在锅炉安全的工作中,有三个特点:
1、检修工作的低频性
正常电厂平均1-2年进行一次停炉检修。由于检修工作的低频特性,导致检修计划的制定、检修记录的整理、录入很难通过一次或者几次的培训来实现熟练掌握。老员工在对新员工进行教学时,实操机会较少,通常只是理论培训,学习效果、培养速度均较低。
2、记录整理的集中性
检修产生的数以万计的各类检修数据,要在短时间内集中完成以实现检修的数据分析与质量评估。这样的工作强度会给电厂工作人员带来巨大的压力,同时由于检修工作的低频性,在非专业人员的参与下也难以保证信息录入的准确性。
3、数据分析的专业性
数据的深入分析如同沙里淘金,是没有止境的。而传统的防磨防爆管理系统提供商,在销售完成后,不会对使用人员进行持续数据分析培训,用户的数据分析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数据虽然存在,但难以真正发挥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