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运行调试
1)压力表:
①.压力表管中介质的工作温度不应超过80℃,不能将蒸汽直接通入表内,应在连接弯管内存满水后再使用。
②.压力表管及连接管应定期进行冲洗。
③.平时应准备一个经检定合格的压力表作备品,在运行中发现有停滞、失准等现象,应及时更换,压力表装用后应定期校验,并加封印。
2)水位计:
①.玻璃应经常保持清洁,若发生明显污染,经冲洗擦拭仍不干净时,应更换。
②.每班应进行一次水位计的冲洗检查,当锅炉开始就保持有压力时,则在点火之前进行;若没有压力时,则应在产生蒸汽开始升压时进行。
③.水位计阀门隔一定时间拆卸检修一次,以维持操作灵活。
3) 安全阀:
①.运行的锅炉应定期进行安全阀手动排放试验。
②.当安全阀蒸汽泄漏时,不得对弹簧安全阀压紧弹簧或对杠杆安全阀不得用外力重锤加重,应使用手动拉杆等办法活动阀座进行处理。
③.若安全阀在达至整定压力而仍没有起跳排放时,在用手动提升杠杆使其排放之后,再整定压力试验能否排放。当动作达不到要求时,则应停炉拆开检修。
4) 排污装置:
锅炉连续排污和定期排污的作用:连排是为了把汽包内的含盐浓度大的炉水给排出去,定排是为了把炉水底部的水渣,水锈等排出去。
排污操作如下:
①.排污要在锅炉压火或低负荷时进行,且应短促间断进行;
②.排污前要将锅炉水位调制接近正常水位上限,排污时要严密监视水位,防止造成锅炉缺水;
③.操作排污阀的人员,若不能直接观察到水位计的水位时,应与水位计的监视人联系共同进行排污。
④.若多台锅炉共用一根排污总管,而每台锅炉排污管上无逆止阀时,禁止同时排污;
⑤.排污时不能进行其他操作,若必须进行时,应先停止排污;
⑥.排污时,先开启靠近锅炉的慢开阀,然后再稍开快开阀,放尽积水后关闭;
⑦.排污操作结束后,将排污阀关闭后,应检查排污管道出水口确认无泄漏。
操作注意事项
1)排污:按锅炉水质要求,每班手动排污1 次,排污需适量,不得将炉水排空。排污最好在停炉后或在气压低于0.03MPa时进行,排污前锅炉水位须高于正常水位。
2)水位表的冲洗工作每班一次,冲洗步骤如下:
①.开启水位表的放水阀,使汽连管、水连管、水位计本身受到汽和水的冲洗;
②.关闭水连管阀门,使汽连管及水位计本身受蒸汽的冲洗;
③.打开水连管阀门,关闭汽连管阀门,使水连管受到水的冲洗;
④.打开汽连管阀门,关闭放水门,冲洗工作结束,恢复水位计的正常运行。
⑤.观察水位是否平稳上升,否则应按要求重新冲洗水位表。
注:冲洗时应防止有同时关闭水连管阀门及汽连管阀门的现象;冲洗时应注意人身安全,防止烫伤;冲洗后保证水位表指示清晰、准确。
3)在最初运行的一个星期内请密切查看配电柜内的电气元件的工作情况,如有松动,请紧固。
4) 除报警提示需立即清除水垢外,还必须定期检查锅炉有无水垢,如果有也需及时清理,以防水垢探测偶然失效
5)停炉后要及时关闭出汽口的主汽阀和进水口的进水阀,防止空气进入锅内,减少空气中氧气与锅壳等发生反应,导致腐蚀。
全国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