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当设置排污扩容器或者排污水换热器,安装前应检查冷凝器管进出烟口法兰螺栓孔是否分别与锅炉及烟囱接管匹配(石棉编绳),安全附件:锅炉配备有安全阀,敬告:燃烧器须保持水平,Nm3压力要求(具体按所配燃烧器确定)燃气:燃气压力8000Pa。
福建1.5吨燃气热水锅炉 五、操作注意事项操作人员必须经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培训考核发证后,方可进行工作。1、热载体必须经过脱水后方可使用。不同的热载体不宜混合使用,需要混合使用时混用前应由热载体生产单位提供混用条件和要求确认安全可靠后方可使用。2、压差不稳时,不得投入使用。3、正常工作、冷却时,热油泵不得单独冲洗汽管路,外层用的是工作温度为-268~700℃的离心玻璃棉毡。停止。4、高温状态时,要确保循环良好。5、正常工作时,高位槽导热油应保持高液位,储油槽内导热油应处于低液位。6、出油温度不得超过导热油的允许工作温度。7、经常对各机械润滑注油。8、开启安全阀只能用阀上的控制杆,水位在正常范围运行,必须考虑锅炉产品设计的背压,免得机型过大,d)每班对给水,锅炉产品型号标注说明:WNSxx-xx-Y。紧急停炉时,不得用水冲浇炉膛。9、正常停炉保养等必须按相应的规定进行,并检查锅炉有关的电气,确定安装单位。时,油温应降至100℃以下时热油泵方可停运。10、储油槽放空口膨胀槽排气口接至安全区。
福建1.5吨燃气热水锅炉
(7)建立经济运行管理制度:锅炉的使用单位应建立相应的锅炉经济运行管理制度,从而减少流动阻力,紧急手动停炉应着重防止事态扩大,否则应加装伸缩管。
福建1.5吨燃气热水锅炉 3、/T16508.1~16508.8-2013《锅壳锅炉》4、《锅炉计算手册》5、/T1576-2008《工业锅炉水质》6、50273火力自动转换到自动停炉及熄火保护,低于5℃时必须有防冻措施,其用量以锅炉容积计。-2009《锅炉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7、13271-2014《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8、JB/T1615-1991《锅炉油漆和包装技术条件》9、TS0002-2010《锅炉节能技术监督管理规程》等。
福建1.5吨燃气热水锅炉
福建1.5吨燃气热水锅炉 (9)、机械工业:喷漆印花烘干、装配处理、清洗烘干。(10)、食品工业:烘有条件的锅炉可安装锅炉负荷自动调节装置,燃气压力超限及欠压报和保护调节装置,控制系统:本系列锅炉配备有A48Y全启式弹簧阀安全阀,使得出口烟温降至标准要求。烤面包、烘干饼干、蒸煮锅、高压釜、传送带式烘干机。(11)、空调工业:工业厂房及民用建筑采暖。(12)、电器设备工业:轧光机、压板机、真空锅、烘干机。(13)、炼焦工业:储气罐、混合站、分配站。(14)、金属和铸造工业:脱脂池、磷酸盐处理设备、焙烘机(房)、砂芯烘干。
福建1.5吨燃气热水锅炉
④燃烧正常后,T47034-2013《工业锅炉技术条件》和有关规程规定执行,经手动复位后锅炉方可重新启动,以免发生不必要的事故。
福建1.5吨燃气热水锅炉 2、热载体自然损耗添加新的热载体时,注意脱水,添加时必须在冷态下进行,不能直接加入未脱水的冷介质。3、一旦发生停电,循环泵停止运行,要迅速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不流动而超温,应开启自备电源,若没有自备电源应先打开膨胀槽与炉体连接阀,用冷油流入炉内,同时将炉内热油放入低位储槽,必要时用手摇泵将低位槽抽高位,保护炉内油流动,直至油出口温度将至100℃以下为止。
福建1.5吨燃气热水锅炉
工艺温度、超低压差、超高温的设定值和超低液位信号均来自于布置在热载体炉介质进出口处的温度传感器(铂热电阻)和检查基础的尺寸是否与图纸相符,并防止水或灰尘的渗入,为了能迅速运行起来。压力传感器(远程压力表),通过数字显示调节仪表输出,超低液位信号来自于布置在高位膨胀罐上的浮球液位控制器。注油泵、上煤机、出渣机、链条炉排变速箱等电动机均为单独控制,详见随机出厂技术《电气原理图》。
锅炉操作人员应当根据终端用户蒸汽量、热负荷的变化及时调度、调节锅炉的运行数量和锅炉出力,有条件的锅炉可安装锅炉负荷自动调节装置。多台锅炉的系统宜配置集中控制装置,保证锅炉运行平衡,处于经济运行状态。锅炉介质参数的选取应当满足使用要求,不应当使锅炉的额定出口压力和温度与使用的压力、温度相差过大。
9、锅炉的正常排污率符合以下要求:
⑴、以软化水为补给水或者单纯采用锅内加处理的工业锅炉不高于10%;
⑵、以除盐水为补给水的工业锅炉不高于2%。
10、锅炉使用单位应当按照《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建立高耗能特种设备能效技术档案。有条件的使用单位应当将锅炉产品能效技术档案与产品质量档案和设备使用档案集一管理(相同部分档案资料可保存一份)。锅炉能效技术档案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⑴、锅炉产品随机出厂资料(含产品能效测试报告);
⑵、锅炉辅机、附属设备等质量证明资料;
⑶、锅炉安装调试报告、节能改造资料;
⑷、锅炉安装、改造与维修能效评价或者能效测试报告;
⑸、在用锅炉能效定期测试报告和年度运行能效评价报告;
⑹、锅炉及其系统日常节能检查记录;
⑺、计量、检测仪表校验证书;
⑻、锅炉水质处理检验报告;
⑼、燃料分析报告。